顏震東 動感街頭
Dynamic Old Hong Kong

1962年,一架來往荔枝角及九龍城碼頭的6C巴士即將在土瓜灣道停站,乘客冒著大雨奔向九巴雙層巴士,雨點打在路面積水泛起漣漪,畫面寫實而動感,可見當時人們的生活日常。已故香港攝影師顏震東 (1927-2005) 不僅拍攝優美風景與日常事物的美麗光影,也捕捉許多精采的街頭瞬間,他鏡頭下的舊香港回憶不只是靜態的,也充滿動感效果。

401-web

1956年,雨夜,尖沙咀橫街。

顏震東是海南島人,1947年,二十歲的他隻身來到香港,進入柏林藥行工作,自此留在香港謀生。年少輟學,那時的他自覺身無一技之長,難免為將來感到迷茫。有次借用同鄉的相機拍攝,看到照片後他感到莫名興奮,於是省吃儉用,買來一部可以拍攝十六張120菲林的百麗牌 (Petri) 摺合相機,開始學習拍攝日常生活。

一年後,勤奮的他升遷為出街推銷藥品的經紀,收入也大大提升,朋友介紹他買東德相機Wetlax搭配Tessar鏡頭,與黑房師傅混熟後,於是向他們要些藥水,參考攝影書籍自學沖曬相片。後來,他從攝影朋友口中得知始於1937年的香港攝影學會,會員可登記借用黑房沖曬放大。顏震東在1952年參加香港攝影學會,利用學會的黑房自學沖曬放大相片,並開始參加學會的月賽,從中觀摩別人的作品。當年香港有幾家攝影學會,每年有不少沙龍展覽舉行,他必定到場欣賞作品,從中思考相片獲獎的原因。

顏震東不僅攝影作品屢次獲獎,他的放大技術,也深得朋友及行家欣賞。1950年,他曾與同事合租舖位開設沖印店,雖說那時的香港興起攝影熱潮,在那個仍以黑白攝影為主的年代,很多攝影愛好者都不喜歡假手於人,所以他的生意並不算很好,結果連相機都蝕本,之後唯有向朋友借用相機拍攝照片參加攝影比賽,他因此常常自嘲是「無機拍友」。

儘管如此,顏震東並不氣餒,在1954年東山再起,租下半邊舖位做沖曬放大,名為大華。19541964年,顏震東一直靠攝影比賽以戰養戰,同時以沖晒店糊口。大華沖曬店位於上環街市附近,他的街頭人物及街景等照片,大多是在這段時間拍攝的。顏震東的相片多在戶外取景,絕不擺拍,他雖然是沙龍攝影出身,但他的街頭照片卻是偏向寫實風格的,構圖及光影均十分出色。他既捕捉交通工具的動感效果,同時也喜歡拍攝草根階層的自強不息,相片中流露著一股溫厚的人情味,也可見昔日香港的簡樸生活。同樣熱愛攝影的經濟學者張五常,形容顏震東「不慕名利,每有新作,便欣然於色。」

402-web

1962年,土瓜灣道夜色。

多年來,顏震東一直為攝影興趣默默耕耘,風雨不改半世紀。1964年,他開始向《攝影畫報》投稿,為雜誌撰寫攝影技術文章多年,並將文章集結成《沖晒放 實例圖解》(1976)、《攝影取景術》(1989)、《攝影靈犀》(1995)、《彩色暗室技術》和《集錦放大的理論和實踐》等多本著作。2003年,《攝影畫報》將其多年來拍攝的作品結集成《顏震東 黑白攝影集》,這是他的首本作品集,收錄130幅在19501990年代拍攝的照片,當中有四十多張曾經獲獎,更有不少是從未公開過的照片。

《顏震東 黑白攝影集》是了解顏震東的重要作品集,書中分為「攝影題材多面化」、「風景風光」、「人物人像」及「暗室特技」四個章節。個人最喜歡的章節是「人物人像」,收錄攝影師在19501960年代在港九新界各地拍攝的街頭景象,不論是滂沱大雨中的人力車夫或途人,還是在馬路上與汽車爭快的單車,均呈現出一個十分動感的舊時代。此外還有烘船、小販、賣花、童工、在街頭玩耍的孩童等,體現那個年代艱辛及奮鬥的精神。完整文章請瀏覽《Milk Motor Club》雜誌036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