桑海滄田看香港
Hedda Morrison's Hong Kong in 1946-1947
278733231_398541805155170_7844859061882945314_n

中環德輔道的車輛稀疏,行人自如地穿過馬路。

香港開埠以來,吸引許多東西方的攝影師為小城留下倩影,已故德國女攝影師Hedda Morrison1908-1991)曾於1940年代踏足香港,當年拍攝的菲林照片塵封接近六十年後,才重新被世人認識,不致淹沒於家中鐵盒。她的鏡頭捕捉經歷巨變前夕的香港時空,如今重看香江舊照,難免有種滄海桑田的感嘆。

1946年九月,Hedda Morrison從天津乘搭蒸汽客貨輪船漢陽號南下香港,展開為期半年的過客生活。當時二戰剛結束,香港開始重建,她的丈夫在香港短暫擔任陸軍義勇軍副官,二人生活較為寬裕,令她可更專注地攝影,幾乎每天都外出拍攝。

278900845_667220227691662_7166660384055256229_n

當時的啟德仍是空軍基地,民航水上飛機則停在九龍灣。

在德國及北京生活多年,香港截然不同的環境,令她對這個殖民城市興趣盎然。她拍攝英殖時期的建築物,匯豐銀行大廈、高等法院、皇后行、夕陽下的香港會,一切顯得靜謐而美好,許多二十世紀早期途經香港的攝影師,均被這種景色深深吸引。

Hedda的鏡頭也捕捉華人的生活,她走遍香港的大街小巷,透過祿萊雙反相機的觀景窗觀察這個社會,細膩地捕捉香港戰後的社會現狀及人文面貌,街頭小販五花八門的雜貨、在海傍搬貨的苦力、生活在住家艇的水上人、長洲的蝦膏工場、搬運建築用泥沙的女工、黝黑的人力車夫⋯⋯

那時大多數華人的生活並不富裕,人們為生活辛勤工作、四處奔波,然而這種簡樸的日常,正如實地反映出當時草根階層的生活環境。每逢星期日,司機還會載她到新界,讓她盡情拍攝魚塘、稻田、祠堂及大自然風光。

278692394_509469187384588_8060951685603403973_n

尖沙咀海傍的天星碼頭、九龍倉碼頭及九巴總站。

當時的香港正處於過渡期,高樓大廈尚未拔地而起,人口也未開始大幅增長,長長的街道不見擠迫(當然中環樓梯街一帶依然熱鬧非凡),德輔道稀疏的車輛在緩慢行駛。遼闊的海港景觀開揚,海面上泊滿各種船隻,既有水上人的蜑家艇及漁船、運載各類貨品的貨船,還有停泊在維港的軍艦,這種熱鬧的場景,彷彿也預示著香港在二戰後的繁榮發展。在西環和昂船洲對開的海域,更可見有沉船殘骸及桅桿,不經意地揭露出戰爭的殘酷。二戰後,香港的改變翻天覆地,如此景象早已面目全非。  

278782985_102804522390739_7962833584278855859_n

街上途人匆匆,人力車是辛勤工作的最佳寫照。

Hedda Morrison從未完整地展示過這些作品,她的照片之所以在大半個世紀後重新被世人認識,不得不提她的伯樂艾思滔(Edward Stokes)。現年七十三歲的他是一位在香港長大的澳洲籍作家及攝影師,畢業於牛津大學,1993年重返香港定居。兩年後,當他在香港大學圖書館翻閱資料時,機緣巧合地在1946年的《香港年報》見到Hedda拍攝的二十七幅照片,這個發現令他無比興奮,因為艾思滔曾見過她拍攝中國的照片,隨即對她在香港拍攝的照片產生濃厚興趣。

278790935_140835998465874_3363082464929819423_n

從中環美利操場望向高等法院,可見當時的馬路並沒太多車輛。

艾思滔覺得她作為一名專業攝影師,必定會好好保存所拍攝的菲林(事實上也是如此),於是以這些零散的照片為線索,展開「Searching for Hedda Morrison」的經歷。只是,最初的他並無從入手,在香港的檔案館查閱也一無所獲。後來,他經人聯絡到Hedda的丈夫Alistair Morrison,輾轉造訪他們晚年生活的地方——堪培拉,最終才得知這些影像藏於哈佛燕京圖書館。

該圖書館是著名的東亞研究中心,藏有五千張她在中國及香港拍攝的相片及一萬張菲林底片。艾思滔在1998年至2000年間,多次前往哈佛燕京圖書館研究這些圖片,將塵封多年的滄海遺珠慢慢解封,幾經波折才將缺失的拼圖慢慢組合完整,令我們得以了解她的一生,並2005年出版攝影集《Hedda Morrison’s Hong Kong: Photographs & Impressions 1946-47》(逝影留踪·香港一九四六四七)。完整文章見於029期《Milk Motor Club》雜誌。

801

 Recovery, Resilience, Resurgence

日期:2021年12月14日至2022年6月6日 

時間:11am-6pm(星期二至日) 

地址:金鐘正義道9號亞洲協會香港中心   

照片出處: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& Asia Society